企业招聘为啥都有个35岁的年龄限制

某40岁中年大叔,工作18年,共换过10份工作,目前在报社工作已有12年,以自己的职场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。

图片[1]-企业招聘为啥都有个35岁的年龄限制-企业稿网-企业稿网

1、35岁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。

35岁对人生和职场而言,都是一个重要节点。一般来说,35岁之前的人年轻有活力,职业可塑性也较强,而过了35岁就相对定型并渐渐求稳了,面对工作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我自己感受就很深,35岁之前尤其是30岁之前连续熬夜看球赛都没问题,35岁之后身体状态明显下降,这几年都开始关注养生了。大部分企业招聘时都愿引进有活力的新鲜血液,因此35岁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年龄限制。

2、35岁之后的群体对单位的贡献率可能会逐步下降。

这只是我的猜测,也许很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也是这么想的。正如提问所言,35岁(包括之后很长一段时间)一般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,家庭所占分量明显增加,甚至大于工作,对单位的贡献自然会降低。而35岁之前,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人,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。企业花钱招人,都想多招些年轻又能多出力的,这不难理解。

3、35岁之前和之后的心态明显不同。

35岁之前,身体和心态都比较年轻,干工作也更有活力和激情。而一过35岁,光是看到年龄已不再符合很多单位的招聘要求,心都会凉半截,加上奔四的身体逐渐显现衰老迹象,再配合些心理暗示和感慨,心态整体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,很多人过了35岁都会说“我老啦”。员工的整体心态、精气神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,企业招聘时自然会考虑到这一点,拿年龄来说事最简单直接。

4、35岁以下员工比例可能是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考核指标。

我不懂人力资源,但看过很多企业的简介,都把35岁以下年轻员工的较高比例作为一个数据来展示(当然还有学历、职称等),以显示本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优势。如果人力资源部门不能招到让老板满意的年轻员工数量,就是他们的失职,可能要被老板责怪。为了达到考核指标,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,就先用年龄一刀切吧。

5、35岁之后的人力资源成本更高。

企业都是追求利润的,人力资源成本不能不考虑。很多单位还恨不得多用实习生呢,35岁以上的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肯定更高,性价比不合适当然不受欢迎。

6、我也不懂为什么,就是看别的企业都这样,慢慢就成固定要求了。

其实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工作中并不专业,看到别的企业都把35岁作为年龄限制,自己也跟着去做,时间一长,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如此,就成了一个固定要求。当然,也有不少企业将25岁、28岁、30岁、40岁、45岁等年龄作为上限条件的,具体情况如岗位不同、要求不同罢了。

7、其他情形。

企业招聘中,将35岁作为年龄限制是比较常见的,因为这较为符合一般岗位的普遍要求。近年来,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,人力资源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,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逐步弱化对年龄的要求,而是更看重对人才的全面综合评价。比如,很多企业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才时,35岁以下的还不要,标明需要年龄在38岁—50岁之间的(随便举个例子),这样的情形我也看到不少。此外,对不同岗位的年龄要求不再作统一标准,而是更加细化,说明社会及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评价正越来越趋于科学、理性。

最后以我自己为例,35岁之前确实玩命地工作,虽然付出了一些健康等方面的代价,但确实长了本事,现在的工作就相对轻松多了。而且,我第一次被朋友推荐高薪工作正是在37岁高龄的时候,虽然已超过35,但还是有人要啊。因此,我觉得对于职场人而言,年龄固然重要,但年龄大了并不一定可怕,比如我所从事的媒体工作,就是更看重资历和经验、越老越值钱的。

我觉得,无论在什么单位的什么岗位工作,关键是要努力学习、进步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,这样,年龄就永远不是问题。当然,35岁之前的好时光应更加珍惜、好好奋斗,基础打得越牢,35岁之后就越不会担心。

(配图:吴炳樊)

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观察过程中,我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。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,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,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在我遇到的客户中,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: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,至少是总监级以上,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,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;另一类是工作多年,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,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,还是个人的价值感,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。

通过对比,我们发现,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,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。

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,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,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。当然,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那就是: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,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,并没有上升,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。

图片[2]-企业招聘为啥都有个35岁的年龄限制-企业稿网-企业稿网

不管你是否承认,你都必须重视“35岁现象”。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,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。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不断跳槽的话,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。

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,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,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,束手无策。到了这个时候,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,但却欲哭无泪。所以,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,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,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。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: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。

在我的客户中,有相当一部分属于80后,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。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,已经过了“三十而立”的年龄;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,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。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,你还有时间去弥补;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,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。从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,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,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,适应社会,并反思自己的成长。

从30岁到35岁,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。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,那么,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,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,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。

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。错过了这个时机,你已不再年轻,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。否则,你多走一步错路,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。从30岁到35岁,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,多积累一些厚度,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“假如一切能够重来”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。

02

所以,为了避免“35岁现象”的降临,我们得在30岁时就开始注意这三大问题。

第一个问题:家庭与责任

大多数的人,到了这个年龄,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。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,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: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,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?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,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。

到了这个阶段,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,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,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,那么,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。而这种压力,更多的时候,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。

很多人在跳槽时,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:如果我跳了,如果收入没有现在的高,那么,现在的工作,我还会轻易再动吗?说得更不客气一点:我还敢轻易再动吗?我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?

所以,要想行动,就趁早,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,轻装上阵,拼尽全力向前冲,这是你唯一的选择。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,否则,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“被安逸”下去。

图片[3]-企业招聘为啥都有个35岁的年龄限制-企业稿网-企业稿网

第二个问题: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

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,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、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?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。同样的工作,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,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。你的工作年限越长,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,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。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,那么,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,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。

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,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,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。很多工作3年、5年的人,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,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,会遇到很多的阻力。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:一是频繁跳槽,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,无一技之长;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,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,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,原地踏步。

所以,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,从现在开始,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:从毕业到现在,我工作几年了?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?如果不匹配,那么,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,并跑步前进,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,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。

第三个问题: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

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,做销售做了五六年,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。有一次跳槽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区域营销经理的职位。在面试的过程中,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,他都能够对答如流,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,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。

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: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,无论是流程,还是技巧与方法,都能够熟练掌握;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。

身在职场,不同职位等级的人,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,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。同样,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,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。层级越高,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,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。要不然,你的能力,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,不会有大的发展,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。

另外,从沟通的层面来说,你的职位越高,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,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。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,那么,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,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。

03

那么在30岁之前,我们该如何打好基础?

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。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,那么,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,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。这是硬伤。所以,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,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,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,未雨绸缪。

你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、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。

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。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,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,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,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。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,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,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。

图片[4]-企业招聘为啥都有个35岁的年龄限制-企业稿网-企业稿网

所谓核心竞争力,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。围绕着这个核心,你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。而这个核心,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: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这个问题解决了,方向明确了,哪怕你走得再慢,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,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,你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,你是在走直线。捷径是什么?捷径就是不走弯路,永远走直线。

04

身在职场,无非要做两件事:一是做事,二是做人。

如果说找准目标为是了积累更多的核心技能,更好地做事的话,那么,学会做人,则是你要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情。

在做人的修炼中,有四项要素,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:

第一项要素:人际关系处理能力

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,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。与上司的关系不好,直接决定着你的升迁。所以我经常说:“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,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。”而与同事的关系不好,即便你哪一天升迁了,成为了他们的领导,你也会因为缺乏“群众基础”而导致权力被架空,你的下属对你不是阳奉阴违,就是故意挑衅,你会发现领导这个位置其实很不好坐。

第二项要素:树立不断学习的能力

我们应注重学习的重要性。我去年曾经碰到一个客户,已经近40岁的人了,做会计做了14年,但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,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,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加薪了。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,“在这14年中,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、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?”他说,“没有”。“从来没有吗?”“从来没有。”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,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。

关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,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:与一年前相比,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?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,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?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,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,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?厚度决定高度。你所以会有厚度的积累,原因在于你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。没有学习,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。你以为你没有退步,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,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,你也就退步了。

图片[5]-企业招聘为啥都有个35岁的年龄限制-企业稿网-企业稿网

第三项要素:立职业化精神

不管你有没有目标,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,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,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。在其位谋其职,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,也是任何岗位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精神。既然在这个岗位上,你的岗位职责要求你把工作做好;如果不想做好,那就走人,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。良好的职业素养,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。

良好的职业化精神,是很多优秀人士身上必备的成功素质。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,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,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,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。身在职场,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:一是回报,二是成长。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,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,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,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。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,你会两手空空,什么也得不到。

第四项要素:有强大的内心

我所遇到的很多人,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,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。要知道,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。即便是耶稣,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?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,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。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懦怯囚禁人的灵魂,希望可以感受自由。强者自救,圣者渡人。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,但一定要变成强者。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”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永恒法则。你只有适应这个法则,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。

最后,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,作为本文的结尾:

“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,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。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最重要的是,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,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,其他一切都是次要。

打赏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